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研究

  • GSS抑制线粒体自噬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损伤的研究

    范梦瑶;邢亚康;袁志栋;罗维;陈琦晖;莫亦;黄志华;肖海;黎晓;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sodium sulfonate, GSS)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慢性脑缺血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Modified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大鼠分为Sham组、2-VO组、2-VO+GSS组(1 mg·kg-1 GSS),持续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运用iTRAQ方法鉴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注释富集分析和MCODE分析;同时以“脑损伤+线粒体自噬”为关键词检索GEO数据库获取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富集通路分析;随后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WB)等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HIF-1α、CypD和LC3Ⅱ/Ⅰ的mRNA及(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与分析结果提示,GSS可以改善2-VO大鼠脑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包括改善线粒体ATP的合成、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和细胞色素复合体、呼吸链复合体和线粒体内膜细胞器生成等;生物信息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提示,线粒体自噬参与了缺血、衰老和神经元的损伤过程,其中以蛋白质和酶的结合过程最显著。qPCR和WB检测结果显示,GSS显著下调脑组织中线粒体CypD、LC3Ⅱ/Ⅰ的表达水平及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GSS对慢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过度自噬,进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实现。

    2024年11期 v.44;No.244 1093-1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橙皮苷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滤过泡瘢痕化的作用研究

    刘芳;余星慧;曾令根;谢连凤;谭述香;刘晶;刘琳琳;

    目的:探讨橙皮苷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对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4只(108眼),雄性,构建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将大白兔随机分成橙皮苷组、丝裂霉素C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各组分别将浸有橙皮苷(1.92 mg·m L~(-1))、丝裂霉素C(0.2 mg·m L~(-1))、生理盐水的棉片放置于筋膜囊、巩膜瓣下,均于3 min后取出棉片,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术后观察眼前节及滤过泡形态,监测眼压变化。于术后7、14、28 d每组随机取6只兔处死,取出眼球,用于病理学检测,观察滤过通道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滤过术后7、14、21、28 d眼压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的房水滤过更强,滤过泡更加弥散隆起;随着时间延长,各组滤过泡均较前逐渐缩小并更加趋于扁平,生理盐水组的这种趋势更明显。滤过口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术后7、14、28 d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均可见开放性滤过通道,存在少许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而生理盐水组滤过通道逐渐关闭,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橙皮苷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瘢痕药物,可以减少兔青光眼滤过手术切口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0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药学

  • 构建α-酰氧基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艳;段海鹏;刘沛沛;付天;雷健;李珊;王姿秀;

    α-酰氧基酮是医药分子中一类关键的结构单元,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α-酰氧基酮化合物作为合成领域的一类关键反应中间体,可以转化成多种类型的官能团。酮的直接α-氧酰基化反应是构建α-酰氧基酮化合物的传统方法,但通常会使用到重金属,不够绿色环保。随着对α-氧酰基化反应的深入研究,逐渐开发了过渡金属催化、无金属合成、光/电辅助合成等反应体系,α-酰氧基酮化合物的合成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鉴于α-酰氧基酮化合物的重要用途,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α-酰氧基酮化合物的合成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推动该研究领域的深度发展。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05-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一锅法合成吡唑并[3,4-b]喹啉酮类化合物

    刘昭文;洪朝国;彭凉谦;陶佳怡;王榆榕;周鹏辉;曹一帆;杨凯;

    目的:探究吡唑并[3,4-b]喹啉酮类化合物{Pyrazolo[3,4-b] quinolinone compounds, PQO}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方法:以5-氨基-3-甲基-1-苯基吡唑、1,3-环己二酮类和苯乙二醛类水合物为原料,通过一锅法3组分反应合成PQO。结果:获得PQO的最佳合成工艺为EtOH/H2O(V=1/1)为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且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高原子经济性等特点,在新药设计与合成、组合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16-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CuI介导亚胺与2-碘代乙酸乙酯的Reformatsky反应合成β-氨基酯

    钟瑜红;税红灵;张占义;刘子仪;王新颖;徐言妍;罗年华;

    目的:发展一种由CuI介导的简易高效的Reformatsky催化体系。方法:在便宜易得CuI的介导下,以乙腈/水混合溶剂为反应溶剂,以锌粉为催化剂催化碘代乙酸乙酯2a与亚胺1的Reformatsky反应。结果: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可高产率(95%)获得Reformatsky加成产物β-氨基酯3。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依据前期研究及相关文献,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论:CuI介导的碘代乙酸乙酯2a与亚胺1的Reformatsky反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21-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抗溃疡剂佐利米定及其含氟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朱雪;付鑫磊;余树琴;陈才博;李镇霖;郭小华;杨凯;

    目的:探究抗溃疡剂佐利米定及其含氟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方法:以2-氨基吡啶和2-溴-1-(4-甲磺酰基)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佐利米定,再分别与三氟乙醛水合物、三氟丙酮酸酯和二氟乙醛缩半乙醇反应,合成相应的含氟衍生物。结果:设计合成了佐利米定及其含氟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19F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结论:佐利米定及其含氟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26-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临床研究

  • 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脑电双频指数、红细胞代谢限速酶的影响

    揭瑶;何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Dex组(术前10 min给予Dex 0.5μg·kg~(-1),术中给予Dex 0.3μg·kg~(-1)·h~(-1)维持)和对照组(术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0例,2组患者其余麻醉诱导药物及术中给予药物相同,对比2组患者麻醉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BIS监测值、手术前后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的活性以及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结果:2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HR水平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的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MAP、HR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红细胞代谢限速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Dex组PFK活性值高于对照组(P<0.05),G-6-PD、AR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Dex组Cor、E、ACTH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给予Dex,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红细胞糖代谢状态,降低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32-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三黄解毒汤对智齿冠周炎患者冠周袋内菌群、ESR及CRP水平的影响

    苏夏;刘海英;

    目的:探讨智齿冠周炎患者应用三黄解毒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就诊的92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解毒汤治疗,均连续治疗3 d。对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冠周袋内菌群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中医证候积分、细菌值、革兰阴性菌比例、螺旋体比例及ESR、CRP水平低于对照组,革兰阳性菌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头晕1例,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腹泻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齿冠周炎患者应用三黄解毒汤治疗可调节冠周袋内菌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37-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 ]
  • 不同喂养方式对足月高危儿6月龄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影响

    王楚莹;张利;杨艺;李秀银;姚小芳;马丽亚;

    目的:探究纯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下6月龄足月高危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78例足月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纯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2种喂养方式进行分组,测量并比较2组6月龄时身长、体质量和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总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等神经心理发育指标。结果:在体格发育上,2组6月龄时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及其百分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发育上,纯母乳喂养组的总DQ值显著高于配方奶喂养组(P=0.020),主要表现在大运动(P=0.009)和适应能力(P=0.002)上,而2组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行为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配方奶喂养相比,纯母乳喂养更有利于足月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配方奶补充喂养以促进高危儿的体格发育。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41-1144+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超声评估孕中期胎儿肾脏体积及肾动脉血流的临床研究

    张朋燕;任苓;程玲;邱钧钰;曾庆新;程芳玲;刘景莲;

    目的:探究孕中期正常胎儿肾脏体积(Rennal volume,RV)及肾动脉(Rennal artery,R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肾积水胎儿与相应孕周正常胎儿的RV、RA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单胎孕妇394例,年龄20~45岁,孕22~26~(+6)周,根据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将孕妇分为正常组和病例组。运用二维超声对胎儿RA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肾脏各径线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正常胎儿肾脏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与孕周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正常胎儿与相应孕周肾积水胎儿肾脏参数,分析肾积水胎儿的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同一胎儿左、右肾脏各个参数测量值间虽略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RV及RA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孕周的相关性显示,RV、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与孕周呈正相关,血管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的速度比(Peak systolic to 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与孕周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孕22~23~(+6)周和孕24~26~(+6)周正常肾脏与肾积水胎儿(轻度、中度、重度)肾脏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2~23~(+6)周轻度、中度肾积水肾脏与正常肾脏长径(Renal length,RL)、厚径(Renal thickness,RT)、宽径(Renal width,RW)、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EDV、S/D、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26~(+6)周轻度、中度、重度肾积水肾脏与正常肾脏RL、RT、RW、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EDV、S/D、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积水肾脏中,轻度及中度肾积水肾脏的胎儿在出生前逐渐好转,出生后超声复查肾脏形态大小、实质回声、肾盂肾盏结构与正常胎儿肾脏无差异。其中,重度肾积水胎儿出生前仍有肾积水,出生后定期复查超声,肾脏积水量逐渐减少。其中1例重度肾积水胎儿从孕24~(+5)周时开始随访,1年内患儿左侧肾脏APD由15.32 mm减至7.12 mm,随访期间该患儿肾脏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孕中期胎儿RV及RA血流动力学正常值参考范围的确立对胎儿肾脏的检查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可为评估胎儿肾脏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依据,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45-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护理研究

  • 支持性照护方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中的应用研究

    谢春莲;钟海莉;李雯;罗孝华;钟世冰;廖欢;陈彩云;叶菁;巫慧芳;

    目的:探究支持性照护方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成效。方法:2022年8月—2023年1月在我院NICU治疗的患儿家属中选取100例,随机将100例编为1~100号,单号为常规组,双号为支持性照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支持性照护组施行支持性照护方案,观察2组患儿家属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干预后,支持性照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arents'perception of uncertainty scale,PPU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照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支持性照护方案能够切实优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的焦虑心理状况、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加快患儿痊愈,缩减住院时长,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52-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综述

  • 电针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干预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

    陈宣军;单热爱;黄诚;

    神经病理性痛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紊乱而引发的慢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与调控,如激活小胶质细胞可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参与中枢敏化的形成和维持。电针作为一种传统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以及促使抗炎因子的释放抑制中枢敏化,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痛。本文综述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探讨电针如何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与极化,进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痛,旨在为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5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肿瘤细胞核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研究进展

    邓晓;邱莎莎;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结合,诱导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通路的临床免疫治疗逐渐开展,但在部分肿瘤治疗中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PD-L1不仅定位于细胞膜,还定位在细胞质、细胞核或者细胞外,并且发挥相应的功能。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从细胞核PD-L1(Nuclear PD-L1,nPD-L1)的表达、转运、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核中表达。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PD-L1可通过核转运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蛋白激酶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转运至细胞核内,调控肿瘤增殖和死亡、免疫、血管及干细胞生成。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nPD-L1的表达,对肿瘤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及随访均有重要意义,nPD-L1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并进入临床应用。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63-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虞燕;饶高峰;徐彪平;卢俊樾;康吉良;黄嘉豪;叶安琪;温优良;

    在脑卒中幸存者中,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多聚焦于药物治疗而其他干预手段有限。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广泛用于各种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概括了PSCI发病机制、tDCS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文献复习结果表明,tDCS可能通过改善脑部神经-血管耦合、调节皮质兴奋性、促进突触可塑性、加强脑区间的功能连接等机制达到改善PSCI的效果。这些结果可以为PSCI及卒中后其他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未来,还能基于“脑-肢协同治疗技术”理论,将tDCS与其他外周干预手段相结合,使其发挥最佳疗效。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70-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全身麻醉中肌肉松弛拮抗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韩乐;张雨;邱嘉欣;谢海玉;

    肌肉松弛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手术中的必备条件。然而,肌松药所引起的术后肌松残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临床上通常采用肌肉松弛拮抗剂进行对抗,其中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氨基甾体类拮抗剂和新型肌肉松弛拮抗剂。本文对气管插管全麻过程中肌肉松弛拮抗剂的药理学机制及最新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新斯的明的使用须注意给药时机,选择合适剂量。在无任何神经肌肉恢复迹象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新斯的明逆转深度阻滞。舒更葡糖钠能更快更彻底逆转中深度肌肉松弛,其在接受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的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奥美克松钠是一种新型γ-环糊精衍生物,其拮抗甾类肌松药的不良反应较舒更葡糖钠更少,L-半胱氨酸可以快速逆转更他氯铵(Gantacurium)和CW002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Calabadion可同时与甾体类和苄异喹啉类肌松药高效结合,迅速逆转肌肉松弛作用。但新型肌肉松弛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麻醉医师可根据临床需要个体化用药,合理使用肌肉松弛拮抗剂。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76-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傅梦蝶;廖伟;

    乳酸是细胞糖酵解的主要代谢产物,在能量供给和信号传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乳酸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多种疾病的发展。2019年首次报道组蛋白可发生乳酸化修饰,近年来组蛋白乳酸化修饰作为疾病发生的潜在机制被陆续报道。研究表明组蛋白乳酸化可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发生、参与脓毒血症发展、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脑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参与其他疾病发展。虽然大量研究显示组蛋白乳酸化会加快疾病发展进程,但也有研究报道组蛋白乳酸化同样发挥促进疾病恢复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临床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81-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263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教育与教学

  • 异步教学策略在康复治疗实习生SOAP记录法临床教学中的探索性研究

    苏俊剑;张军;梁颖;

    目的:探讨SOAP记录法结合异步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实习生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采用SOAP记录法结合异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涵盖10个常见病种;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迷你临床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和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2组学生的表现。结果:2组学生入科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试验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试验组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整体表现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组织效能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技能比赛教学模式、主动学习、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规范康复评估及治疗能力提高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AP记录法结合异步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思维、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88-1192+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探析

    曾献辉;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意涵。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高校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从国家、社会和个体3个层面建构目标导向,遵循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着力加强奋斗精神培育,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2024年11期 v.44;No.244 1193-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